当前位置: 首页 / 济南好房网 / 楼市资讯 / 正文
正在阅读:济南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泉城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济南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泉城

转载 发布:2023/4/6 13:31:11 来源:

山东省济南市立足建设绿色低碳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省会城市,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,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,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,共建生态宜居的幸福泉城。

以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

济南市持续打好“三张牌”,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释放生态红利,推动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一是打好修复牌。济南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、保护修复方案,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,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。持续开展“绿盾”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,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限期进行整治修复。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抓好南部山区整治和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,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。

二是打好技术牌。济南将环境保护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、提升产业质量的重要动力,积极引入新能源项目。增强技术创新力度,提高新能源利用规模,加快发展储能设施,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。

三是打好服务牌。将重点项目纳入环评绿色通道,提速加快项目落地。实行环评审批和执法管理“正面清单”,激活项目建设活力。创新要素保障方式方法,服务项目落地建设,持续加大减排力度,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,多渠道挖掘减排潜力,对减排企业进行“一对一”帮扶指导。

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

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,济南积极推进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建设和沿黄生态保护带建设,并推进“智慧生态黄河”示范项目建设。围绕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廊道,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,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,打造独具山水泉城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。统筹保护黄河济南段的水系、岸线、湿地等自然资源。围绕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,打造黄河生态轴, 形成独具山水泉城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。

济南市打出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协同推进的组合拳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一方面,借助新旧动能转换,打造智慧型新城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加快布局绿色新动能产业集群,坚决不导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。另一方面,培育自身的生态环保产业集群,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收运体系“两网融合”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推广应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,开展国家级、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,扩大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成果。
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

济南市按照应保尽保、应划尽划的原则,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
一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。从优化结构和布局、挖掘实施工程治理项目、落实监督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,制定并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具体实施方案。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,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,创建绿色工厂和无废工业园区。统筹使用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,实行污染物削减量预支,推动重点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。

二是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。持续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,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建设。强化河湖长制,统筹开展水环境改善、水生态修复、水资源保障,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。组织开展化工园区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,研究制定水源地保护、化工园区分类管理措施。

三是持续深入打好净土和农业农村保卫战。扎实做好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保护,土壤环境保持安全稳定。建立土壤例行监测点位,逐步摸清各类点位土壤环境和动态变化。加快农业农村污染治理,推进行政村环境整治,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,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楼盘